世界文艺首页 > 2004年第3期>庐山散记
散文随笔

庐山散记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促进世界文化交流           了解世界艺术的窗口     走向世界艺坛的平台
页面功能 【收藏本文】【字体: 】【打印】 【关闭
 
                  广东 陈岳文
  庐山,我早就想亲临其境观看她的秀美景色,可是,真正实现这一梦想是最近的事。
1994年8月中旬,我参加在庐山举行的全国语文教师获奖成果报告会,终于来至摹名巳久的庐山。这天是阴天。当汽车由山脚沿着婉蜒的盘山公路往上爬时,温度也随之下降,一种令人惬意的清凉、爽快的感觉也在悄然流溢、弥漫。从山路上看庐山,她犹如一位穿着绿裙的妙龄少女。那秀美绝伦的面容,头上美丽的花环,着实令人惊羡!我观赏着一幅虚虚实实的如珠如玉美不胜收的图景:只见它临江拔地,势压九江,奇峰峻岭,山峦迭翠;云雾缭绕,忽隐忽现……其容貌多变而奇异莫测,正如苏东坡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会议期间,我们观赏了庐山的美好风光。庐山之美,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它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凝重的文物遗迹;既有美丽的神话传说,又有悲壮的历史见证。庐山,震撼着我的心灵,触发了我的情感,于是我记下我印象最深的景观。
  穿过繁华的牯岭街,我们来到了如琴湖,那湖是一池碧水,宁静的水面,像一面绿色的镜子。纷至沓来的游人,嘈杂如蜂的人声,如琴湖依然不皱波痕,倒是岸边斜伸的几枝花木、树影、花影落入湖光,彩墨般地晕染了一片。
  从如琴湖边出天桥峡谷南行,天高谷深,豁然开朗,这就是庐山锦绣谷。相传锦锈谷天桥还有一段神秘的故事呢!传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打仗,战败至此,匹马单枪,逢此深谷,无路可走,眼看被擒,忽有神龙从天而降,化作虹桥,朱跃马而过;待追兵赶到时,忽晴天霹雳,将桥击断,使追兵不能过桥,无法追赶。因剩有断桥遗迹,故称之为“断桥”。我想,其实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一奇景。
  沿深谷有起伏曲折的盘山小径,约行三里,就到了相传为吕洞宾修道成仙之所的仙人洞。在小径上行,一路险峰危崖,怪石奇观,繁花似锦;若驻足远眺,则田畴如画,湖影接目。仙人洞入口处,有一直径约2米的园形石门。门的上面刻有“仙人洞”三个大字。跨进石门,只见一条尺来宽的石阶往下延伸。其左边是悬崖,崖边一横石悬空,形似蟾蜍,故取名为“蟾蜍石”。石背裂缝处竟长出一棵劲松。忽然一阵风起,云雾翻动,似滚滚而来,掠过劲松的树梢,那劲松却镇静自若,泰然处之。见此奇景,“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首毛泽东的诗随我脱口而出。这时,我才真正领悟了这首诗的深刻意境。
  沿着石阶下行约30米,在其右边的陡峰下端,有个深约4丈许,高约3丈余的洞穴,这就是有名的仙人洞。洞外的石壁上刻有“佛手岩”三个大字。洞内正中有人工刻的吕洞宾神龛,桌上摆着供奉品,烛台上香烟缭绕,散发出清香。洞后岩壁顶端,泉水一滴一滴往下滴,称“一滴泉”。泉下有池,池边石栏上刻有“洞天玉液”四个字。洞北有一条小道与之相接。站在洞口往外望,远山云雾缭绕,隐约可见青山苍翠,近处有一片茂盛的竹林。我坐在椅上拍了个照片,仿佛进入迷人的仙境。我情由景生,即口占一首:“飒爽秋风云锁天,踏山揽胜兴悠然。悬崖峭壁苍松茂,叠嶂重峦绿树烟。仙人洞境稀世宝,滴水泉声奏歌弦。我爱崖边虚心竹,四季常青晚节坚。”
  在锦绣谷东南,如琴湖畔,有一个道路平坦,便于散步游憩的谷地——花径。此处林木茂密,修竹成荫,曲径通幽,似是世外桃源。花径迎面是一座石门。门框左右刻有一副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横批刻:“花径”二字。步入大门,面前是一条通向深处的幽径。路的左边是一个大湖,碧波荡漾,湖上有九曲桥和凉亭。我们踏着小路去寻觅诗人的踪迹,右拐弯不多远,有一座色彩的方形石亭,名为“景白亭”。再往前走10余米,又是一座亭子,尖尖的园顶,粉红的颜色,宛如一把张开着的纸伞,下面是六根大红支柱,显得宽敞高雅;亭子底部围着绿色的木栏杆,呈六角形,约1米高。路上台阶,凭栏眺望,只见湖中央埋着一块巨石,上面刻有染上红色的“花径”二字,传为白居易所书。相传,唐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即今九江)时,在庐山上建有草堂。有一天与好友游草堂,攀藤援葛来到花径,惊喜地看到大林寺一带山花烂漫,桃花繁盛,即口占出(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为这里增添了无限的灵气。
  如今初秋,桃花早不见了,我们便到花房观赏各种盆景和奇花异草。据介绍,园中花木有四百余种,有许多开满了颜色各异的花朵,有紫红的、桔黄的、乳白的、浅绿的……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我心花怒放,怡情陶醉。
  庐山之美,瀑布居首。庐山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当属三叠泉瀑布,世称“庐山第一奇观”。站在铁壁峰上遥望,可见抛珠溅玉的三叠泉瀑布,宛若白鹭群飞,雪浪翻流。仰观瀑布,可见三叠泉自五老峰比崖口最高处冉冉旋空而降,激石成三叠。上叠约高20米,如云似絮,袅袅生姿;二叠约高40米,如雨似雾,潆洄作态;三叠约高60米,汇万股激流直泻龙潭。所谓“飘者如雪,断者如雾。缀者如丝,挂者如帘”,姿态万千,美不胜收。谷风吹来,泉水化为万斛明珠,随风散落,在阳光折射下,更焕发出七彩光芒,晶莹夺目。
  走进曾经住过英国人、中国国共两党领导人的“美庐”,如进入迷人的仙境。那是一幢幢20世纪二十年代的欧式别墅,二层建筑,造型典雅,庭院长满名木娇花嫩草。室内豪华,陈设着一些领导人在此住时用过的物件。外围林木成荫,前临长冲河,背依大青山,左有峰,右有峰,山环如椅,峰绕似抱,果是虎踞龙蹯之地。由于其环境优美,又具历史意义,而身价倍增。据介绍,别墅的主人原是英国的赫莉太太,后赠送给宋美龄取名“美庐”。1959年6月,当毛泽东第一次登上庐山走进“美庐”时,以他独有的幽默,说了声,“委员长,久违了!”就吟唱起一首革命者的豪放之歌:“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可谓千古绝唱。
  走进庐山会议会址——庐山人民剧院,睹物思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因为在这里,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人们不会忘记,就是在这里,敢于坚持党性原则,讲真话,提出纠正党内急躁冒进所带来的一种“狂热”的错误倾向的领导人,被打成反党分子,蒙受不白之冤。人们不会忘记,又是在这里,原来被挑选的接班人及其同伙,闹得庐山满城风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不断升级。在这里,给我们留下了深沉的思考和宝贵的启迪。
  人文历史的积淀,使庐山洋溢着与众不同的魅力。古代的陶渊明、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等诗人都在庐山留下传诵后世的诗篇,为这座名山留下了值得回味的浓浓的余韵。
庐山历史悠久。相传,庐山得名于殷周时期,有个叫匡俗的人结庐于此,一心修炼,人们称他的居住地为仙庐。二百年后,周威烈王派人寻找他,其人早已羽化成仙。从此,就将此山称为“庐山”,又名“匡庐”。而庐山见于史书是在西汉,距今也有二千多年了。
  我上庐山开会不易,描绘庐山的芳容更难。我出于情感触发,就散记了上面的文字,并赋诗一首:“白云千载锁匡庐,飞瀑流泉鸣翠谷。西林寺院传钟声,香炉峰顶起烟雾。踏山揽胜寻古迹,退想陶令隐乐土。自古文人得志少,忧国忧民心良苦。”以作纪念和回味。
                          (作者系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会员)
         
         ▲黄山晨曦      内蒙古 辛英俊 作

 


会 员 作 品

 
 
 
 
 
 
 
 
页面功能 【收藏本文】【字体: 】【】【关闭
期 刊 电 子 版
2006年增刊
2006年第2期
2006年第1期
2005年第4期
2005年第3期
2005年第2期
2005年第1期
2004年第4期
2004年第3期
2004年第2期
2006年第4期
 
世界文艺杂志征订电话:010-81911642
www.wlaap.com 《世界文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