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艺首页 > 2005年第4期>世界文艺动态
艺术动态

世界文艺动态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促进世界文化交流           了解世界艺术的窗口     走向世界艺坛的平台
页面功能 【收藏本文】【字体: 】【打印】 【关闭
 

                   俄罗斯
            阿赫马杜林娜获俄罗斯国家文艺奖
  综合近期的俄罗斯《文学报》等媒体消息,6月6日,2004年度俄罗斯国家奖获得者名单揭晓,女诗人贝拉?阿赫马杜林娜同来自音乐界与雕刻界的其他三位艺术家一起,成为新一届俄罗斯国家文艺奖的得主。
  阿赫马杜林娜此次获奖,是因为她在“继承和发扬祖国诗歌的祟高传统”方面所做的贡献。阿赫马杜林娜1937年出生,1960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62年出版了首部诗集《琴弦》。主要作品有诗集《寒颤》(1968)、《暴风雪》(1977)、《蜡烛》(1977)、《秘密》(1983)、《花园》(1987),诗歌、散文和译文集《格鲁吉亚之梦》(1977)等。阿赫马杜林娜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诗坛“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诗歌押韵大胆,诗律节奏富于变化,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表白。
  在此次获奖之前,阿赫马杜林娜早已是1984年民族友谊勋章、1989年度苏联国家奖,1994年德国汉堡托普费尔基金会奖的获得者,尽管如此,对于此次获奖,她还是感到由衷的高兴。她表示:“这个奖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誉。我想,这或许会激励其他正在进行创作的人们。”

                   德 国
             女作家布·克罗瑙尔获本年度毕希纳奖
  据德国电台官方网站报道,德国语言文学研究院已经宣布了本年度的毕希纳奖评奖结果,获奖者是65岁的女作家布莉吉特?克罗瑙尔。
  克罗瑙尔原是一名教师,六十年代开始写作,发表过一些短文,1974年放弃教职,成为一名职业作家,圆了青年时代的梦。1980年出版处女作长篇《家中的米伦贝克太太》,这是她创作事业上的突破,博得一致好评。其他作品还有长篇小说《马背上的射手》(1986)、《垫上女人》(1990)、《魔鬼桥》(2000)、《渴望音乐与群山》(2004);短篇小说集《笑话集》(1990)、《往来呼啸的火车》(1993)、《女明星的花招》(2004);随笔集《多义性》(2002)等。
  德国电台文化频道就克罗瑙尔获奖一事采访了文学评论家赫?博伊蒂格。博伊蒂格认为评委们作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他认为克罗瑙尔是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情节无关紧要,而是用语言非常精致地描绘出一个个场景,音乐感与画面感并存。记者还问及为何德国最重要的文学奖是毕希纳奖而不是歌德奖或席勒奖,博伊蒂格解释道,这是因为毕希纳奖是二战后成立的语言文学研究院设立的,在当时,该研究院在某种程度上是德国文化重建的一个象征。而大奖以毕希纳命名,是因为这位文学斗士的家乡就在研究院所在地附近。

                   奥地利
               2005年度巴赫曼奖揭晓
  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上版6月27日报道,今年的克拉根福文学竞赛已经结束,十七名参赛者决出了胜负,获得最高荣誉巴赫曼奖的是托马斯?朗格。朗格生于1967年,居于慕尼黑,现在是一个自由撰稿人兼编辑,三年前曾出版长篇小说《泰恩》。他参赛的作品是短篇小说《在绳索旁》,讲述了一对父子在生死之间挣扎的故事。获得评委会奖的是尤里娅?舒赫,第三卫视奖得主是安娜?韦伯,娜塔丽娅?巴尔科夫获得维尔纳奖,此外还有八百余名网民在网上投票,评出了他们心中最出色的作者,获得公众奖的萨沙?斯坦尼斯克。每年此时,克拉根福是热爱德语文学的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文学青年包括一些已近中年的文学爱好者都渴望着在此获得荣誉,从而走上文学的坦途。然而近年来评论界对这项活动颇有微词,认为有固步自封之嫌,参赛者们患得患失,题材与风格都不够大胆,而且与读者大众越来越遥远。

                   法 国
                 克洛德·西蒙去世
  据法新社消息,法国著名作家,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洛德?西蒙,于2005年7月5日去世,享年91岁。
  法国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在谈到这一事件时称,“法国文坛失去了它的最伟大作家之一”他对西蒙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法国文化部长勒诺?多纳第厄?德?瓦布尔也称赞西蒙是“当代小说的一大代表,是在法国乃至在外国最赢得承认的作家之一”。
  克洛德?西蒙于1913年10月10日出生在马达加斯加,曾就读于巴黎的斯坦尼斯拉斯学院,并在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留过学。1939年,他入伍,在骑兵部队服役,经历了1940年法国军队的溃败。他被俘后从战俘营中逃脱,参加了抵抗运动。战后,克洛德?西蒙一边在家乡种植他的葡萄园,一边从事写作,以及绘画和摄影。
  他的第一部小说《作弊者》写于1941年,在战后的1945年发表。后来的小说作品有《钢丝绳》(1947)、《格里弗》(1952)、《春天的加冕礼》(1954)、《风》(1957)、《草》(1958)等,写的大多是时间的推移,人世的沉浮,在传统手法之上,依稀可见新形式的雏形。他在此后的小说《佛兰德公路》(1960)、《大旅馆》(1962)、《历史》(1967)、《法尔萨卢斯之战》(1969)中,尝试着对小说的空间结构作深入探讨,把历史事件和故事,写成了存在于人的意识深处的凝固成画面的时间与对称的空间。由于他特殊的写作特色,尤其是对物(动物、景色、场景、杂物等)的独具匠心的描绘,西蒙跟罗伯-格里耶、萨罗特、布托等人一起成了名噪一时的“新小说”的代表人物。
  到了70年代,西蒙又发表了《盲人俄里翁》(1970)、《导体》(1971)、《三折画》(1973)、《常识课》(1975)、《农事诗》(1981)、《贝蕾妮丝的秀发》(1983)等作品,孜孜不倦地继续着他对小说文字形式的探索。1985年西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王家学院的发言人谈到西蒙获奖的理由时称:“西蒙在他的小说中,对人物生存条件的描写,将诗人与画家的创造性与对时间的深刻意识融汇在了一起。”
  晚年,西蒙还偶然有作品出版,如《邀请》(1987)、《刺槐》(1988)、《植物园》(1997)、《有轨电车》(2000)等。西蒙为人一向低调,不怎么抛头露面,也不怎么接受采访。到了晚年,更是深居简出。这次他的逝世消息,还是在他入葬之后于7月9日对外界公布的。

                   西班牙
                德利维斯的传记出版
  米格尔?德利维斯(1920-)是西班牙德高望重的著名老作家之一,今年已85岁高龄。从194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柏树的影子拉长了》起,他的各类作品表现了他特殊的才华,如长篇小说《仍然是白天》(1948)、《道路》(1950)、《我宠爱的儿子西西》(1953)、《一个猎人的日记》(1955)、《和马里奥在一起的五小时》(1967)、《我们祖先的战争》(1976)、《卡约先生有争议的选票》,游记《一位小说家发现美洲》(1956)、《美国和我》(1966)等,其表现手法和风格都有独特之处并有所创新和突破。德利维斯的建树和人格备受批评家们的关注,他们写了许多评介和研究文章。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迄今没有一部他的传记问世。
  据西班牙《国家报》2005年6月21日报道,一部由西班牙作家兼新闻工作者拉蒙?加西亚撰写的德利维斯评传由命运出版社推出。这部传记共六百余页,是作者花了八年时间写成的,并且运用了关于德利维斯生平和创作的第一手材料,可以说是作者同作家三十年的友谊的结晶。传记分为三大部分,分别评述了作家一生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出生写到作家《柏树的影子拉长了》获得纳达尔奖。“如果没有获得此奖,德利维斯就不会继续写作,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人生理想并不是文学”。作家第二个阶段以其妻子安赫莱斯?德?卡斯特罗之死为标志。1974年他妻子去世时,他对亲朋好友们说,他不想再写作。他的深切哀伤持续了一段时间。三年后他又写了另一部重要作品《卡约先生有争议的选票》。作家生平的第三个阶段始于德利维斯七十华诞。他老是说要放弃打猎和写作活动,因为他想,从这个年岁开始,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构思一部新小说了。但是幸运的是,他想错了,因为他又写了一部小说《异教徒》,他说这是他写的一部“最复杂、最雄心勃勃的小说”。
首届堂吉诃德文学奖揭晓
  在纪念世界文学名著《堂吉诃德》初版四百周年之际,由“西班牙作家同仁协会”主办的首届堂吉诃德文学奖评选结果已经揭晓。据西班牙《世界报》2005年5月26日报道,该文学奖包括四个奖项:堂吉诃德小说奖,西班牙名作家安东尼奥?穆纽斯?莫利纳获得,获奖作品为《曼哈顿之窗》;堂吉诃德散文奖,另一位西班牙作家卡斯蒂利亚?德尔?皮诺获得,获奖作品为他的回忆录第二部《橄榄之家》;乌拉圭女作家佩里?罗西以其诗集《渴望的战略》获堂吉诃德诗歌奖;西班牙作家阿尔丰索?萨斯特雷以其剧作《西西里的爱情》获堂吉诃德最佳剧本奖。此外,西班牙作家何塞?路易斯?桑佩德罗获得终身创作特别奖。
蒙特罗和埃拉尔德获卡武尔奖
  据西班牙《国家报》2005年6月19日报道,西班牙女作家罗莎?蒙特罗和出版家豪尔赫?埃拉尔德同获意大利格林扎内?卡武尔奖。前者获奖是“由于她的长篇小说《家里的疯女人》”;后者获奖则是“由于他领导阿纳格拉玛出版社长达三十五载”。
  格林扎内?卡武尔奖是意大利享有盛誉的文学奖项之一,它创办于1982年,赞助者为一家私人基金会和波亚蒙特地方政府,目的是奖励有成就的作家和出版者,吸引广大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卡武尔奖的授奖仪式在意大利古老的格林扎内城堡内举行,卡武尔伯爵卡米洛?本索19世纪曾在那里居住。该奖前几届的得主是戈迪默、索因卡、萨拉马戈、奈保尔和格拉斯。
  罗莎?蒙特罗生于1951年,西班牙著名女作家和新闻工作者,1979年以小说《失恋记》崭露头角。后相继出版《德尔塔的作用》(1981)、《我将待你如女王》(1983)、《可爱的男主人》(1988)、《颤抖》(1990)、《野蛮人的女儿》(1997)、《情人与情敌》(1998)等。曾获长篇小说之春奖、国家新闻奖、访谈世界奖等奖项。
  获得卡武尔奖后,蒙特罗说:“我感谢这个奖,它对我的文学创作是一种确认和鼓励。”埃拉尔德则说,获得此奖他感到很光荣,出版者必须意识到他的责任,因为他知道,作家把他的生命放在了他们做的工作上,他也知道,读者相信出版者的眼光,否则就会失去对他的信任。

                   意大利
           埃科出版长篇新作《神秘的火焰女王罗阿娜》
  据2005年6月号的英国《文学评论》杂志报道,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作家翁贝托?埃科最近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新作《神秘的火焰女王罗阿娜》(塞科尔?沃尔堡出版公司,456页)。
  这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失忆症患者力图重新发现自我的故事。江巴蒂斯塔?伯多尼是一位年近六旬岁的意大利古旧书商,1991年的一天,他在一所医院里醒来,却已经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为何人、年龄几许,更不知道世上今夕是何年。原来他受到了外界的什么物体的重重一击,恢复知觉的时候已经得了一种特殊的健忘症。他现在能够轻易地进行心算,能够从一个他根本不记得读过的书库中广征博引,甚至会骑自行车,但是却对学车的过程毫无记忆,甚至对在镜子中出现的妻子和他自己的面孔感到极为陌生。医生认为他是丧失了自传性记忆,却保留着绝对记忆。他一方面有着对于外部世界的百科全书式的记忆,另一方面却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历史毫无记忆。他拼命要重新发现和构造自我。在失忆的状态下他却能流畅地阅读。他走进了他当年在其中长大的房子,穿过一个个他生活过的房间,但是不能恢复对自己过去的记忆。他走进书房,阅读那里的一卷卷藏书,力图从对藏书的阅读中重构自我。在阅读中他剥去了三四十年代的意大利的面纱。埃科的这部小说的书名《神秘的火焰女王罗阿娜》实际上是一本使这位主人公童年时代着迷的童话的书名。故事中那位神秘的火焰女王守卫着永恒的秘密。女王罗阿娜并不是他探寻的终极目标。他从对书面记忆的搜寻中发现自己在青年时代曾经爱过一个少女。但是他却无法找到他与那个少女第一次相遇的记忆,而这正是他解开自己身份之谜的关键。
  书评认为这位失忆的主人公的特殊情况使得作家埃科能够对于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描写与体验的关系,以及个性的构成等问题提出种种的疑问。说明书籍能够反映我们对世界的体验,同样我们对世界的体验也能够反映我们的阅读情况。书评指出,这位小说主人公本身具有作家埃科本人的许多特点,我们甚至可以把这部小说看成是埃科的一本经过掩饰的文学自传。不过书评也指出,由于书中大量篇幅都被一个人坐在案前读书的场面充斥着,埃科的这种从一个书房出发来重构自我的尝试,使人在阅读这部作品时难免会产生一种审美疲劳。

                   英 国
               拉什迪将出长篇新作
  据2005年6月15日的亚马逊书店网站预告,著名旅美英国作家萨尔曼?拉什迪的一部长篇小说新作《小丑沙利马尔》将于2005年9月1日由乔纳森?卡普出版公司出版。对于喜欢长篇大论的拉什迪来说,这是一部标准长度的长篇小说,全书共416页。
  故事发生在1991年的洛杉矶。一个名叫马克西米廉?奥弗勒斯的社会名流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杀死在他的私生女印迪亚的家门口。凶手就是他的克什米尔人司机。这位司机是一个神秘的人物,自称小丑沙利马尔。被杀者奥弗勒斯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抵抗运动英雄,他有着惊人的智力而且极富性魅力。由于他曾经担任过美国驻印度大使,后来还成为美国反恐怖机构的首脑,所以这次刺杀事件最初被人们认为是一桩政治事件,后来随着调查的深入,证明这是一次出于个人情感原因的谋杀。这个故事中主要有四个人物:奥弗勒斯、谋杀他的凶手、他的女儿,以及一个和他们有关系的女人,整个故事就由这个女人叙述出来。这是一个深情的爱情故事,但是发生了致命的错误,被一桩浅薄的婚外恋情所摧毁。这是一个时代的故事,地点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到法国,英国,到美丽的克什米尔。作品展现了那里世俗的果园、蜜蜂、群山和湖泊,那里天堂般的生活和绿眼睛的女人、嗜杀的男人。在故事中,拉什迪向我们表明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然而每一件事情又都是有联系的。拉什迪的目光扫过了整个世界,又在历史与现实间穿行。
  书评认为拉什迪的这部作品十分成功,他的“雄伟多彩的叙述俘虏了读者的心,也捕捉到了一个麻烦频生的时代的精神”。
英布克国际奖设立新奖项--布克翻译奖
  据国际互联网消息,2005年5月6日,英语世界最具声望的文学大奖“曼氏布克奖”继去年宣布启动“布克国际奖”之后再次推出新奖项--布克翻译奖,本奖项将以一万五千英镑的高额奖金表彰优秀译者。
  设立布克国际奖的目的在于突现一位真正具有全球影响的作家的作品,而为了集中公众对布克国际奖的注意力,曼氏集团和布克奖基金会的理事在5月6日宣布增设一个翻译奖,以奖励那些把其他文字的文学作品翻译成英语引人国内的翻译家们。设立该奖项的灵感来自于本届布克奖的最终人围名单,《卫报》分析指出,评委们发现国际奖决选名单上的17位作家中,有多达10人均以非英语写作,与获奖作家相比,翻译者却得不到任何报酬。因此决定增设布克翻译奖。入围决选的作家包括加西亚?马尔克斯、群特?格拉斯、米兰?昆德拉、纳吉布?马哈福兹、大江健三郎等享有崇高声誉的国际作家,以及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穆丽尔?斯帕克和伊恩?麦克尤恩等英语作家。
  翻译奖的评选将有别于一般的评奖程序,其得主并非由评委会投票选出,而是交由布克国际奖的得主择定。除此之外,他还可以决定此次翻译奖的奖金是颁发给一个译者还是由几个译者平分。目前人围的翻译者包括翻译过上文提到的一大批文学大师的作品的译者们,最终荣获布克奖的作家将从这些人中评出一位翻译奖得主。
  布克国际奖评委会主席、牛津大学教授约翰?凯瑞评论道:“在布克国际奖评奖的最初几个阶段中,评委们越来越意识到了翻译家们在将一流小说作品翻译介绍给世界读者时所起的巨大作用。”布克国际奖每两年颁发一次,授予一位在世作家,评选内容包括作家的所有作品,而不是其一部作品。同时,虽然人选该奖的作家不一定是英国、爱尔兰和其他英联邦国家的公民,但他们必须用英文写作,或至少他们的众多作品都有英文译本。再另设一项翻译奖也是为了增加布克国际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其目的还在于体现将当代文坛极具影响力作家的作品介绍给世界读者的过程中英译本所起的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
  新奖项的推出,令有七千名会员的英国翻译家协会备受鼓舞。该协会秘书长多萝茜?塞姆听到该消息后欣喜异常,她说:“通常出版社支付的翻译报酬的标准是50-60英镑/千字,那些不大知名的翻译者的报酬更低,差不多只有35英镑/千字。而且出版商非常强权,一般他们支付给翻译者的报酬都是一次性的,这样,即更译著成为畅销书,其译者也难多得分文。”可见,这个奖项的设立实在是尤有必要,这样的做法有望促成更多均翻译精品的涌现。

                   巴拉圭
                罗亚·巴斯托斯谢世
  据古巴《格拉玛》2005年4月27日报道,巴拉圭著名老作家奥古斯托?罗亚?巴斯托斯因病于2005年4月26日逝世,享年87岁。报道称,巴斯托斯在家中摔了一跤,跌破了头颅,住院动了手术,四天后心跳徐缓,继尔心跳突然停止,医生们采取了抢救措施,终于未能挽回作家的生命。噩耗传来,整个拉美文坛为之震惊,媒体纷纷发表悼念文章,为失去一位文坛巨擘而深感悲痛。
  罗亚?巴斯托斯1917年6月13日出生在亚松森一个糖业工人的家庭。读中学时参军,在担架队工作。战后进银行供职,兼为报刊撰稿。1942年出版首部作品(黎明的夜鹰和其他诗篇》。此后陆续出版长篇小说《人子》(1960)、《我,至高无上者》(1974)、《海军上将的不眠之夜》(1992)、《检察官》(1993)和《苏伊夫人》(1995),短篇小说集《闲汉》(1966)、《水上行》(1967)、《焦木》(1967)、《丛林惊雷》(1953)、《讲述一个故事》(1984)、《待葬的尸体》(1972),诗集《燃烧的橘林》(1960)等。其中,《我,至高无上者》是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小说以巴拉圭独裁者佛朗西亚为原型,塑造了一个既高大又矮小、让平民百姓称之为“至高无上者”的独裁者形象,是当代拉美产生的重要反独裁小说之一。
  巴斯托斯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赢得崇高的国际声誉,生前获得法国人权文学奖(1985)、巴勃罗?伊格莱西亚斯奖(1986)、圣保罗拉美纪念文学奖(1989)、塞万提斯文学奖(1989)等奖项。

                   乌拉圭
                贝内德蒂获国际文学奖
  马里奥?贝内德蒂是乌拉圭诗人、小说家和随笔作家,在拉美文坛上享有很高声誉。迄今已获包括西班牙语诗坛最重要的索菲亚拉丁美洲诗歌奖在内的众多奖项。据西班牙《世界报》2005年6月7日报道,贝内德蒂又获得西班牙以著名学者梅嫩德斯?佩拉约的名字命名的国际文学奖,奖金为48000欧元。评奖委员会的证书上说,把该奖授予他,“是表彰他在其具体历史环境下为人类所尽的职责和他走过的文学道路。”
  参加本年度(第十九届)佩拉约国际文学奖角逐的共有来自西班牙和拉美国家的35位作家,经过第一轮投票,贝内德蒂得到7票,古巴作家罗伯托?费尔南斯?雷塔马尔得到6票。在第二轮投票中,贝内德蒂获得全票。颁奖仪式在马德里市中心的“美洲之家”举行,除了奖金外,评委会还颁发给贝内德蒂一枚梅嫩德斯?佩拉约大学的荣誉证章。评委会重要成员、西班牙语言科学院院长维克托尔?加西亚?德拉?孔查在讲话中说,“把这项奖授予贝内德蒂,符合褒奖他在文学创作和科学研究方面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传统,而在这些方面,贝内德蒂的成就是普遍认同的。”他还说,“评委会还注意到贝内德蒂为加强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友谊所做的贡献,这正是该奖创办以来所追求的目的。”
  马里奥?贝内德蒂1920年生于乌拉圭塔瓜雷姆博省洛斯托罗斯镇,家境贫寒,读过几年中学,18岁时独自去阿根廷谋生,为一家出版社当速记员,1946年回国,曾在政府部门任职。1945年以诗集《难忘的前夜》跻身文坛,1949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今天早晨》。此后,陆续出版包括长篇小说、诗集、评论集、文学论著在内的各类作品四十余部,在近二十个国家出版一百五十多个版本。他的长篇小说《情断》和许多短篇小说及诗歌我国已有介绍。

                   巴 西
             皮纽恩获阿斯图里亚斯亲王文学奖
  据西班牙《世界报》2005年6月15日报道,巴西著名女作家兼新闻工作者内利达?皮纽恩获得2005年度(第25届)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亲王文学奖,奖金五万欧元,此外还授予她一座著名艺术家胡安?米罗制作的小雕像、一枚证章和一份证书。
  阿斯图里亚斯亲王文学奖号称西班牙语世界的诺贝尔奖,由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基金会主办,参加本年度该奖角逐的共有来自世界16个国家的16位作家,内利达?皮纽恩最终幸运夺魁。以维克托尔?加西亚?德拉?孔查为主席的评奖委员会指出,把本年度的这项奖授予皮纽恩,是因为“她将拉丁美洲的复杂现实展示给了世界,以其丰富散文的杰出光辉融入了拉美大陆的不同传统和文化根基。她的作品在二十多个国家出版,成为全世界特别是美国的大学多重研究、论述和出版的对象”。
  内利达?皮纽恩1937年5月3日生于里约热内卢,父母是西班牙加利西亚移民。她对文学的爱好始之童年,十岁便开始写作。曾进大学攻读新闻、哲学、文学和人文学,还曾留学美国、法国、西班牙和秘鲁。1961年以长篇小说《加夫列尔?阿尔坎霍的地图》赢得名气,随后出版《做十字架的木料》(1963)、《收获水果的时节》(1966》、《创始人》(1969)、《受难之家》(1972)、《武器大厅》(1973)、《我心中的特瓦斯》(1974)、《命运的力量》(1977)、《物品的热度》(1980)、《梦中的共和国》(1984)、《每天的面包》(1994)、《风轮》(1996)、《再次明天见》(1999)、《荒漠的声音》(2004)等,曾获安德拉德奖、胡安?鲁尔福奖、豪尔赫?伊萨克奖、佩拉约国际文学奖和多种勋章。1996至1997年任巴西文学院院长,1999年任里斯本科学院院士、2004年被选为巴西哲学院院士,被多所大学授予荣誉博士称号。

                   阿根廷
                 何塞·萨埃尔逝世
  据阿根廷《拉玛加》杂志2005年6月17日报道,侨居法国的阿根廷名作家胡安?何塞?萨埃尔因长期患肺癌医治无效,于6月11日在巴黎居斯塔夫?卢西学院逝世,终年68岁。
  萨埃尔1937年6月28日生于阿根廷圣菲,最初攻读法律,后辍学,转向诗歌创作,和“副词团体”及《布宜诺斯艾利斯诗刊》建立了联系。不久被聘任为利托尔大学教师,教授电影史、电影美学与批评课,在那里和著名诗人胡安?L,奥蒂斯结下友谊,这对他的创作产生很大影响。
  1968年,萨埃尔得到法国政府奖学金,前往巴黎深造,之后留在法国雷恩大学文学系执教,直到逝世。尽管远离故土,萨埃尔依然对祖国怀着深切感情,逢到布谊诺斯艾利斯举办图书博览会,他都归国参加,他的才智和笑容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萨埃尔的著述比较丰富,有长篇小说《彻底归来》(1966)、《伤疤》(1969)、《真正的乞丐》(1974)、《没有谁没有什么从来不》(1980),《前夫的儿子》(1983)、《评注》(1985)、(时机》(1986)、《侦查》(1994)和《乌云》(1994);短篇小说集《地区》(1960)、《木棍与骨头》(1965)、《故事集》(1983);文论《为了一种没有特点的文学》(1988)、《没有河岸的河》(1991)和《杜撰的含义》(1997)。阿根廷作家和批评家里卡多?皮希亚认为,萨埃尔的作品是今日阿根廷最重要的文学创作之一。

                  中  国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启功先生逝世
  2005年6月30日2时25分, 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7月7日上午,启功先生遗体告别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知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领导和师生、社会各界人士近万人自发前往八宝山向启功先生告别。四面八方前来悼念的人们,从灵堂门口一直到入口签到处,足足排了一条近300米的长队。会场气氛悲壮肃穆,堆积如山的挽联和鲜花,寄托了人们对启功先生的无限哀思及对先生仙逝的无穷追念。
  启功先生字元白,1912年生于北京,满族。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中途辍学后,发愤自学。稍长,从贾尔鲁先生(羲民)、吴熙曾先生(镜汀)习书法丹青,从戴绥之先生(姜福)修古典文学。刻苦钻研,终至学业有成。1933年经傅沅叔(增湘)先生推介,受业于陈援庵先生(垣),获闻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援庵先生慧眼识才,聘为辅仁中学国文教员;1935年任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1938年后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兼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从事故宫文献馆审稿及文物鉴定工作;1949年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和名誉主席。
   先生从事教育事业72年,从事高等教育70年,是辅仁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两朝元老。1982年,先生创立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点,1984年该专业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博士点。20多年来,先生培养了大批学有专长的硕士生、博士生。1991年将义卖自己书画作品所得的163万余元人民币捐献给学校,设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还为希望工程捐款,把所获得的终身成就奖数万元捐献给学校励耘实验班。
  先生是当代中国屈指可数的独具慧眼的文物鉴定家,为保护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出了卓越贡献,堪称不可多得的国宝级人才。
  作为一代大书法家,先生的书法作品,结体内紧外放,笔画遒劲俊雅,章法布局严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准,形成一家之风,被人们誉为“启体”,风靡天下,成为中国当代书法文化的瑰宝。
  先生是一位享有崇高声誉的著名的爱国者、社会活动家,以其卓越的才能、崇高的思想品德和对国家的无私奉献,赢得社会各界的敬重和爱戴。他多次应邀赴日本、新加坡、韩国参观访问,举办书画展和进行学术交流。还赴美国、英国、法国出席学术会议、鉴定古书画、考察博物馆,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巴金先生逝世
  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中国一代文学巨匠、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巴金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巴金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2005年10月24日,巴金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赠送了花圈,同时中共中央委托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专程前往上海龙华殡仪馆为巴金送别,并慰问其亲属。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市等单位负责同志,以及巴金生前友好和家乡的代表也前往送别。
  巴金(1904.11.25 - 2005.10.17)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天东渡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1950年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文革”中,遭到了残酷的迫害。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巴老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会 员 作 品

 
 
 
 
 
 
 
 
页面功能 【收藏本文】【字体: 】【】【关闭
期 刊 电 子 版
2006年增刊
2006年第2期
2006年第1期
2005年第4期
2005年第3期
2005年第2期
2005年第1期
2004年第4期
2004年第3期
2004年第2期
2006年第4期
 
世界文艺杂志征订电话:010-81911642
www.wlaap.com 《世界文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