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艺首页 >世界文艺杂志社简介>编辑部剪影>展望21世纪的文学与艺术
散  文

展望21世纪的文学与艺术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促进世界文化交流           了解世界艺术的窗口     走向世界艺坛的平台
页面功能 【收藏本文】【字体: 】【打印】 【关闭
 

   

                  ■ 刘云峰

  
“扁舟侧畔千帆过,绿芽绽放万木春。”2004年闪闪的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2003年最后一个季节清冽的寒风和暖暖的冬阳还没有从我们身边散去,我们便幸运的踏上了21世纪中国文艺复兴的起点。
  既往不咎的20世纪过去只两天就3个年头了,尽管在过去的这个世纪里,曾经有过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粉碎“四人帮”后出现了一段“伤痕” 或“改革”文学艺术热,但这个世纪对于广义的文艺来说,情况是很不令人乐观的,特别是九十年代末期,文艺几乎被日益高涨的拜金主义挤向了为人忽视的边缘地带,于是文艺陷入了困境,这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都不愿看到的。于是有人预言,文艺正在逐步走向边缘甚或消亡。
  在这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诗歌。在近一百年来现代诗的发展过程中,诗歌曾经一度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躁动的时代,往往由敏感激情的诗人最先宣布他的心事,而公众要想知道自己的时代处境,只需读那个时代代表诗人的几首诗就行了。诗和时代保持着密切而又相互抵牾的关系。那个时候,不胫而走的往往是一首首的优美诗歌。至于诗人,那就几乎成了神的化身。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时代里正趋向于多元化状态,对于中国广大的文艺工作者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文艺想再成为精神上的先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人生目标的多样化,使需要文艺的强度相对减弱。许多时候,人们会自觉地通过其它方式解决自己的焦虑或需要,于是文艺的逐渐淡化产生了两个后果:大批文艺工作者纷纷退出自己曾经十分熟悉的舞台,而去寻找更为可靠或更具刺激性的生存发展方式与空间,他们要么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赚了个瓢满钵满而成了当今的大腕,要么嗅觉不灵或者水性不好而被商海所淹没;另一些痴迷者要么滋生了贵族情结而自贵于天下,要么不为权势所动,不为金钱所感,坚守文艺的性灵和风骨。
  笔者自然不愿去望自评价上述“两个后果”中四种不同命运的人,因为就本人而言,既非有“文艺旗手”之称的鲁迅之笔,又无金庸、贾平凹等先生的旷世之才,但作为一个无限热爱和追求文艺已二十余年的中国公民来说,其触角所及、心之所想者无不在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文艺的振兴与复兴方面。于是过了十分浮躁的20世纪末和新世纪初近三个年头的一段时间,冷静下来再看21世纪的中国文艺,心里不免生出了一种极想振臂一呼的新感觉——在既无上限也无下限的时间隧道中,尽管人的生命可以被彻底毁灭,但由生命所创造的文艺却永远不会消失。
站在进入新世纪第四年的门槛上蓦然回首,滚滚的历史洪流透射出新世纪文艺复兴的曙光,这缕缕曙光给我们以启示,给我们以希望……
  无论从小说创作还是电影电视等看,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了十分喜人的态势。比如,弘扬主旋律的优秀长篇小说明显增多,尤以《省委书记》、《人间正道》、《至高利益》、《绝对权利》等最为突出;再如电视剧制作,新世纪开头这几年也是形势大好,从《康熙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纪晓岚》、《天下粮仓》,再到《绝对权利》、《军歌嘹亮》、《激情燃烧的岁月》等等,中国的作家和剧作家们真正起到了奏响时代主旋律的特殊作用,这些作品或直接反映我们身处时代的真实现实,或借用古人故事以达教育目的,以此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求得社会的健康发展。
  如今,中国的身影渐渐成为了世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必将不断影响世界的文化精神与价值观念、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社会的权衡与决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充满变数和希望的21世纪里,只要我们的文艺始终为最广大的工、农、兵、学、商,以及广大的知识分子们服务,她就必将会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态势向着未来迅猛的发展。

 

 

 

 

 


会 员 作 品

 
 
 
 
 
 
 
 
页面功能 【收藏本文】【字体: 】【】【关闭
期 刊 电 子 版
2006年增刊
2006年第2期
2006年第1期
2005年第4期
2005年第3期
2005年第2期
2005年第1期
2004年第4期
2004年第3期
2004年第2期
2004年第1期
 
世界文艺杂志征订电话:010-81911642
www.wlaap.com 《世界文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